保健品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,但是没吃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最近,一条关于“老人把保健品当药吃延误病情去世”的新闻上了热搜,看看到底怎么回事。
据相关媒体报道,广州的黄阿姨于2013年做过心瓣膜手术,医生嘱咐术后需长期服用药物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,但三年前黄阿姨接触保健品后,开始用保健品替代药物。3月1日,黄阿姨因器官衰竭抢救无效去世。之后,儿子整理母亲遗物时,发现母亲这几年光买保健品就花了30多万元。
此事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,大家从很多的角度去讨论这件事,对于保健品本身的讨论也并不少。虽然大家对保健品有一定的认知,但了解并不够。今天讲一下保健品的三大误区。
误区一:保健品可以治病
很多人认为保健品可以起到治疗疾病。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,保健品不是药品,不具备药品的治疗作用。GB16740-97《保健(功能)食品通用标准》第3.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:“保健(功能)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,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,能调节人体的机能,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,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。
误区二:保健食品当成正常食品吃
九五裹药平衡疗愈以中医验方为基础,传统手工炒制,人药合一融为一体,切入皮肤,透皮呼吸,督脉给药任脉排毒,依据上病下治内病外治,远病近治,左病右治的中医八大法之首汗法的调理,远红外频谱舱打通全身经络达到调和气血,扶正祛邪,平衡脏腑的效果。